强势游资捧出新“妖王” 新老妖股持续活跃 在题材股纷纷陨落后


本周市场中题材股普遍遭遇下挫,妖王包括上周领涨的强势次新股板块与无人零售等概念股均出现大面积下跌。在题材股纷纷陨落后,游资跃不甘寂寞的捧出游资着手寻觅下一个交易标的,除了部分体量较大的新新续活席位开始追寻“漂亮50”的脚步外,一些老牌妖股也获得短线资金回流,老妖股价再度活跃。股持
去年四季度股价狂揽“11天9板”的妖王泸天化本周二收获涨停,6月以来累计涨幅达到58%,强势特力A、游资跃煌上煌、捧出好想你等个股本周同样录得上涨。新新续活值得一提的老妖是,华北高速在6月末复牌之后走出强势“八连板”,股持本周四盘中再度刷新阶段新高,妖王成为A股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新妖股。
强势游资捧出新“妖王”
停牌超过一年的华北高速在6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招商公路拟发行A股换股吸收合并华北高速,换股后华北高速退市并注销,招商公路作为存续公司申请上市。受此消息影响,6月28日复牌的华北高速股价收出“八连板”,其中前4个涨停为缩量“一字板”,后4个涨停伴随成交量的显著放大。
截至本周四收盘,华北高速股价冲高回落报收9.90元,自复牌之后累计涨幅达到104%,成为下半年以来的最大妖股。龙虎榜数据显示,多路一线游资席位齐聚华北高速近期榜单,部分席位在华北高速中展现了雄厚的短线交易实力。
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在7月4日、7月5日两度现身华北高速买一位置,合计买入金额约1.14亿元,当时股价对应“八连板”中的第五和第六个涨停。华北高速此后继续收出两个涨停,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在7月7日反手卖出,卖出金额1.23亿元,无论从交易金额还是股价表现上看,均大概率实现获利了结。
中泰证券深圳欢乐海岸营业部同样展现了不俗功力,该席位在7月6日与7月7日连续现身华北高速买入榜单,其中在7月7日的三日榜单中合计买入金额5376.56万元。在股价经历了连续的高位震荡后,中泰证券深圳欢乐海岸在7月13日现身华北高速卖一位置,卖出金额8395.60万元,同样大概率实现获利。
此外,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中信证券上海淮海中路、浙商证券绍兴解放北路等一线游资席位近期也频繁现身华北高速买卖榜单。在题材股偃旗息鼓之后,华北高速的横空出世为游资开创了又一片博弈空间。
热点轮动下的妖股板块
在当前市场中,大量曾经的妖股在数量上已足以构成一个板块,个股走势之间的高度协同性也呈现出强烈的板块效应。那么,这一抢眼而又特殊的妖股板块究竟在市场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通过对近期市场的观察似乎能够得到答案。
先是特力A在6月初以强势“三连板”重回市场,再到近期泸天化陆续出现涨停,妖股板块在当前市场中的定位已基本浮出水面。在市场热点轮动过程中,妖股开始成为题材股熄火后游资选择的替代品,市场表现与题材股呈现此消彼长之势。
本周二(7月11日),盘面呈现猛烈的“一九分化”格局,A股“漂亮50”发力护盘,题材股溃不成军,无人零售概念龙头远望谷跌停,次新股板块则是多股跌停。短线赚钱效应瞬间降至冰点,截至当日收盘,两市非“一字”涨停的个股仅有6只。
在题材股全面溃败的背景下,部分游资将资金投向了妖股板块。泸天化午后大单封死涨停,特力A、煌上煌收盘涨幅也均超过6%。盘后龙虎榜显示,5家游资席位登上泸天化买入榜单,其中广发证券江门万达广场营业部买入4093.44万元,该席位上周还活跃在寒锐钴业等次新股的榜单之上。两家浙江游资浙商证券临安万马路与中国银河证券绍兴营业部也分别买入2494.68万元与929.97万元。
6月8日至12日,特力A股价收出“三连板”,当时的市场背景同样是题材股大幅退潮。包括雄安行情第三波龙头北京科锐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珠海港等,均在股价连续大涨之后短期见顶。在题材退潮后的空窗期内,游资选择了将妖股板块作为资金暂时的避风港,同时试图在其中博取额外的短线收益。
(记者 费天元)
标签:妖股|游资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相关文章
- 冷门专业在就业市场受青睐说明什么?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5-09
- 在化学研究的浩瀚宇宙中,每一个细微的发现都可能引领一场科学革命。而我,作为一名长期在化学领域探索的研究者,深知可靠的标准品对于实验结果的重要性。氯苯标准品,作为众多化学标准品中的一员,以其独特的化学性2025-05-09
- 依据标准GB/T 31600《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结合有机态循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的实践,探索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基本形式,总结研究有机生态循环农业标准综合体建立的方法和内容,为有机生态循环2025-05-09
- TVOC,是"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意为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空气中的所有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包括烷类、芳烃类、烯类2025-05-09
- 电商平台上“门票代抢”依旧火爆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日报2025-05-09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记者黄劼)不非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利用数据优势“杀熟”,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近日,唯品会、京东、美团、饿了么、滴滴出行等10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在广2025-05-09
最新评论